伴随三孩政策放开、优生优育的观念不断深入,技术升级带来治愈率上升,患者体验和公众认知接受度提升,辅助生殖产业正在不断扩容。根据卫健委报告显示,近年来,每年人类辅助生殖各项技术类别总周期数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
在辅助生殖产业链上游,目前辅助生殖类药物由默克雪兰诺、默沙东、辉凌等占据大头市场。此外,丽珠集团、复星医药、通策医疗、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仙琚制药等也纷纷进军辅助生殖领域。
我国辅助生殖牌照主要分为五类:夫精人工授精AIH、第二代试管婴儿ICSI和第三代试管婴儿PGD/PGS,需要按照顺序申请。据了解,一家医院想要申请获得辅助生殖牌照,必须要经过4个核心环节,一套完整的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数据,2016-2021年,我国批准使用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有539家,其中90%以上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仅占10%左右。虽然公立辅助生殖机构目前是绝对的主流,但远远无法满足市场日渐庞大的需求。
受限于起步较晚、技术积累薄弱,国产辅助生殖器械尚处于早期技术追随阶段,一些器械甚至百分百依赖进口供应,也从产业链决定了辅助生殖价格短时间难以大幅下降。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人口问题、生育问题再度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辅助生殖细分赛道是服务驱动型赛道,其诊疗手段具有标准化和流程化特征。牌照、医师水平、机构能力是我国辅助生殖服务机构的发展壁垒,但是我国辅助生殖临床经验丰富,成功率已和国际水平接轨;产前筛查/诊断细分赛道是技术驱动型赛道,NIPT作为无创、全面、准确的产前筛查技术逐步成为医患首选,渗透率逐年提升。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放开,国家持续强化对辅助生殖产业的支持,辅助生殖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并逐步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未来,辅助生殖业将产生广阔的市场需求。预计今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