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当前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较低,赛道容量广阔,但由于政策严控、牌照稀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进入行业壁垒过高。我国的辅助生殖市场呈现辅助生殖机构数量少、以公立为主导,全国竞争格局分散但区域头部效应突出,地域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辅助生殖牌照主要分为五类:
夫精人工授精(AIH)
供精人工授精(AID)
第一代试管婴儿(IVF-ET)
第二代试管婴儿(ICSI)
第三代试管婴儿(PGD/PGS)
申请第一代试管婴儿(IVF-ET)牌照的医院,需要已持有夫精人工授精(AIH)牌照。申请第三代试管婴儿(PGD/PGS)拍照,则需要已经持有第一代试管婴儿(IVF-ET)、第二代试管婴儿(ICSI)的牌照,并且正常运营4-5年。由于需要严格按照顺序申请,且审批过程严格,我国辅助生殖机构拿到PGD/PGS牌照的少之又少。
截止至2020年6月底,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523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27家,其中获试管婴儿牌照的医院仅有396家,23.40%的生殖中心达不到试管婴儿技术要求。
辅助生殖行业的高壁垒限制了机构数量的增长,目前仍有较多省份辅助生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共有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机构523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共有124家,占据23.71%左右的份额,其次为华中、华南及华北地区,分别有102家、100家、81家。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的辅助生殖政策在保持整体严格的基调上,采取了适当放松的做法,辅助生殖技术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卫生计生委。随着IVF牌照的放开,民营辅助生殖中心正逐渐成长起来,有望成为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