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三孩”政策升温、两会热议,为辅助生殖行业发展厚植优良环境
“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出台后,生育问题愈发引起国家与社会关注。作为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有力驱动,辅助生殖走进大众视野。2022年两会期间,针对辅助生殖纳入社保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多个提案建议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覆盖范围,降低相关就医费用,推动辅助生殖渗透率持续提升。事实上,过去几年间,国家已逐步放开对辅助生殖领域的管控,并出台了系列引导性文件,为我国辅助生殖服务的开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厚植优良的政策环境。
辅助生殖政策
社会环境:人口结构变化,辅助生殖“调结构”应用价值受到重视
过去30年间,中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少子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在婚育观念变化、社会性压力升级及育龄妇女数量下降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人口出生率下滑态势明显,由1990年的21.06‰下跌至2021年的7.52‰,导致年轻人口比重持续降低。而另一方面,银发群体数量不断攀升,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与2010年的8.9%相比增加了4.6个百分点。提高生育率、增加适龄劳动人口供给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而发展辅助生殖产业,让其覆盖更多人群,有助于纾解当下人口增长不及预期的困境,优化人口结构。辅助生殖的社会价值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中国出生率
技术环境: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为辅助生殖行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近年来,各类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实现了突破式发展,其应用成熟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我国辅助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目前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种:人工授精(AI)、配子移植、体外受精(IVF)。基于患者的差异性病症,不同技术的组合可搭配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