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辅助生殖产业链概览
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上游领域包括辅助生殖药物、检验试剂、器械供应商;中游则为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下游则有辅助生殖服务机构。
辅助生殖产业链方面,上游厂商为生物医药、基因检测、干细胞技术等领域,中游为各类经销代理商,下游包括综合性医院、生殖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生殖中心。辅助生殖行业医疗属性强,技术壁垒越高的细分领域分配到的价值更高,这类细分领域包括上游的辅助生殖药物领域、下游的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领域,而中游的经销代理商仅起到药物周转作用、分配价值少。
然而,下游辅助生殖的服务机构在整个产业链的结构中,始终是处于核心地位———由于辅助生殖技术涉及生育国策、伦理道德等方面,严监管一向是主基调,目前国内的辅助生殖采取审批制度,整体上审批仍然较为严格。
2、中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链上游现状分析
———中国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产份额有望提升
近年来,受到不孕不育症多发及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辅助生殖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这也带动了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2019年辅助生殖药物市场规模约63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进一步达到68亿元左右,增速约为8%左右,未来随着辅助生殖市场的扩容,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
从主要企业的市占率来看,默克雪兰诺是行业龙头,是全球唯一一家在不孕不育治疗领域提供全系列产品的公司,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企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在20%左右,随着丽珠集团药品产线的不断优化以及价格优势的展现,进口替代仍有提升空间。
此外长春金赛药业及浙江仙琚制药等药企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我国药企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辅助生殖药物市场占比将会进一步提高。
3、中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链中游现状分析
1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除了影响全球不孕症的其他因素外,环境污染、工作与生活平衡不良以及其他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持续导致不孕不育率增加,且政府出台生育激励政策例如2015年的二胎政策,进一步刺激了我国辅助生殖市场增长。2020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约为33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3.40%。
2中国辅助生殖行业投融资降温
随着中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我国辅助生殖行业的投融资全面活跃,近年来逐渐降低。根据IT桔子统计,以“辅助生殖”为关键词搜索,从2015年开始,辅助生殖行业投融资开始爆发,辅助生殖风口正式确立,资本迅速涌入。
2016年之后,经历短暂的爆发,行业投融资情况活跃度迅速下降,截至2021年4月,2020年辅助生殖行业的投融资事件数量为7起,投融资金额超过4.94亿元;2021年投融资事件2起,涉及金额1.15亿元。较上年均有所减少。
根据IT桔子统计,2021年截至4月,全年共发生2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1.15亿元人民币。其中,2021年2月4日,好孕帮完成在辅助生殖领域的C+轮融资,由松禾资本领投,融资完成后,好孕帮的估值达到人民币2.5亿元人民币。
3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与国外依然存在差距:海外成功率远远高于中国
国内正规批准的生殖中心与不孕不育医院试管婴儿成功率平均在50%左右,年纪轻的成功率略高。而在美国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居于世界之首,泰国、德国的仅次于美国。
4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区域市场发展不均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根据《人类辅助生殖技术配置规划指导原则》,每300万人设立一家辅助生殖中心的规划,2020年全国31个省市生殖中心的规划数量为550家。目前我国辅助生殖中心机构数量已经达到523家,尚有缺口27家。此外,大量辅助生殖中心仅获得了夫精人工授精牌照,未来IVF-ET的覆盖仍有约121家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