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Louise Brown在英国出生,近40年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的人数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人们预期。2018年4月,《Reproductive BioMedicine》期刊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A demographic projec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to world population growth》的文章,评估了辅助生殖技术对于世界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数据显示,到2100年,借助体外受精技术诞生的人数可能将达到全球总人口的3.5%(约4亿人)。
2018年7月,国际辅助生育技术监控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978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800万试管婴儿降临人世。目前全球每年实施的试管婴儿治疗周期超过200万个,目前每年成功通过该技术生育的婴儿人数已超过50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曾透露: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孩子里,利用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占出生人口的1%~2%,每年出生的试管婴儿数量逾20万例次。
1990-2017全球累计出生的试管婴儿数量
试管婴儿数量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卫计委2016年8月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在12.5%-15%,患者人数超过4000万。另据计算,中国不孕症患病率预计将从2017年的15.5%增加到2023年的18.1%,全球不孕症患病率由1997年的11.0%上升至2017年的15.0%,预计到2023年将上升至17.2%。
年轻人不孕症患病率的提高加剧了这一趋势。2015年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对全球的辅助生殖患者数据进行过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国家的辅助生殖患者位于35岁以下及35岁~39岁两个阶段。而中国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其占比高于其它国家,达到了53.0%。研究表明:中国35岁以下的不孕不育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发达国家。
高龄产妇夫妇比例逐年提高,对辅助生殖技术产生了较强的需求。在选择做试管婴儿群体中,高龄产妇的比例已从原本的25%上升至30%-40%。2016年,中信湘雅试管婴儿进入移植周期的二孩妈妈增加40%以上。35岁及以上二胎助孕总周期数占同期同年龄段总助孕周期超过50%。数据表明,进行试管婴儿辅助医疗人群中,二孩妈妈人数越来越多,而“试管二孩”妈妈中尤以70后高龄妈妈为主力军。
除不孕症患病率提高,生育年龄推迟、生育二孩以外,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家庭型态的多样化是助推辅助生殖长期发展的因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威廉姆斯研究所估计,当前多达六百万美国人的父母是同性恋,双性恋,想要拥有子女的LGBTQ家庭也越来越多。试管婴儿似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根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对各会员医院的统计,2016年我国IVF市场规模已达122亿元,预计到2019年将达185亿元,年复合增速15%以上。平安证券研报显示,我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5000万,其中约30%1500万患者需要IVF治疗,按平均费用15000-16000元计算,预测IVF潜在市场规模高达2250-2400亿元。